摘要:刷到一个视频,王健林说:招标是比较低级的方法,万达18年前就已经放弃招标。议标才是本事,招标就是进价,进价更低的人进来干什么呢?他难道会赔本给你干吗?肯定就在偷工减料或者说在降低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对王总的这番话,深有感触,举例说明:第一个:...
刷到一个视频,王健林说:招标是比较低级的方法,万达18年前就已经放弃招标。议标才是本事,招标就是进价,进价更低的人进来干什么呢?他难道会赔本给你干吗?肯定就在偷工减料或者说在降低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对王总的这番话,深有感触,举例说明:
第一个:A省下达了安全系统升级换代要求,B国营企业认真进行落实,采取招标手段,其中C公司报价180万,D公司报价300万,C公司拿下此项目。
安装时,发现C公司的传感器、基站数量少的可怜,仅满足了最基本的系统运行需求。之后,B国营企业不断的报批材料计划,完善各类传感器、基站,额外投入200余万元。
并且,C公司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垄断了A省市场。
另外,C公司还参与了该系统行业标准的编写。
第二个:E国营企业与F民营爆破器材公司长期合作,因本年度消耗量超过200余万元,拟委托上级集团公司招标。
招标文件中写明:为保障货物及时供应,减少中间程序,供应商距离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50km,超过50km供货商必须自取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证和运输证(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两三天就需要供应一次,并且审批程序繁琐,距离远了无法保证及时供应)。
后来被集团公司告知,别招标了。和E企业为兄弟单位的G企业也委托招标了,招到了一家南方的公司。还告知,你所写的条件在招标中基本不被考虑,主要看资质和价钱,南方这家公司便宜很多,资质齐全。
第三个:某安全管理部门到G国营企业检查,要求安装一套火灾监测系统,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并表示某某企业的应用的某某公司的产品特别好。G企业领导领会了其精神,立即安排下属部门走程序招标,下属部门联系了该公司,索要了该产品的资料,编制了技术规格书。
招标时,G企业又联系该公司私下再找两家公司陪标。
其实,招标企业与中标公司基本都是提前约定好的,中标公司的产品也不一定质优价廉,但是大部分都与招标企业的领导打好了招呼或者跟某些主管部门打好了招呼。其中的利益交换可想而知。
就像王健林说的,你不招标怀疑你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省钱了吗?招到好产品了吗?
因为人情世故,招标成为了“走过场”,大费周章之后还没为企业省掉半毛钱......